公益性在我国公立医院中存在严重的观念错位、理论错位、政策错位。
最近,由习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了“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而《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也明确提出该主线。究竟如何才能体现“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呢?新医改六年来,我们从试点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看出了很多方向性的问题,最根本的一点,也是必须坚持的就是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我认为,具体可以从办医、管医、行医和就医这四方面着手。
关于办医。坚持“基本基础辅助工农是政府责任,专业自主自强自律循市场法则”,做到各司其职。医改新方案早已经明确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就是政府的最基本责任,举办公立医院体现着政府的意志。事实已经再次证明,公益性在我国公立医院中存在严重的观念错位、理论错位、政策错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程度如何,实际上就是考验政府办医的态度。假如我们把医改的一些主要指标落在政府领导的身上,或许医护人员与民众的矛盾就会缓解,甚至化解。有执行,就应当有监督与问责。对于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我认为,地方人大对医疗卫生的预决算以及政府责任进行监督很重要,以保证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与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平地惠及社会所有的人群。
关于管医。管医,管什么?医疗行为?办医方向?行业自治?治理模式不是主要的,权属也不是主要的。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就是如何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对于政府和医保部门来说,就是如何使适宜的技术为民众服务。这两者都是保证公立医院始终保持公益性的核心目标。总的来说,这既有支付制度的问题,也有补偿方式和法律滞后的问题。假如取消以药养医,又降低检查检验价格,那么就要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才能提高医生的积极性,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力推进医生多点执业,甚至使医生成为“社会人”。通过撬动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尤其是现行的人事制度,促进医生愿意下基层,促进社会办医。
在当前,政府要做的是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关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而不是扩规模上等级,尤其很多成熟技术不应以医院等级来区分,只要符合技术准入的均给予机构技术准入。
对于民营医院来说,通过行业自治、自律加上政策与法治,使他们通过市场来调节,使其顺势发展。
关于行医。彻底改变医生的就业模式和生存状态,加快以改变现有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使医生彻底成为“社会人”。医生身份改变了,医生的社会价值不再是通过开单提成和创收提成来体现,医疗资源的市场调节才会有效。要使医疗资源下沉,实现“首诊在社区”是为了“90%的疾病不出县”,因此医生是关键,医生的执业模式与薪酬分配制度是关键。如今医生与患者都往大医院走,这就是市场。如果我们对支付方式做一些调整,对医生的服务单独付费,不与医院的收益捆绑,医生才可以真正流动起来。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既为患者,更是为医生而建。医生流动了,随之而来就可以改变患者“不认和尚只认庙”的混沌看病状态,医患关系也会重新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医生的同质化通过规范化培训来完成的思路一定要坚持,更应该上升到国家整体战略的层面上。使我们的医生不管在社区还是在医院,不管在公立医院还是在民营医院,其“质”不至于相差太大。医生到基层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同质医生的“同质定价”,而不是通过“鼓励”,而是通过市场配置。当基层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得到巩固与加强,服务能力与水平提高了,病人需求满足了,分级诊疗才能实现。
关于就医。彻底改变患者盲目就医现状。目前我们的社会筹资水平已经大大超过改革初期,按照预期,当我们到达现在这个筹资额度时,基本会解决很多问题,而事实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非但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反而衍生出新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报销制度的不合理等造成了盲目就医、过度医疗,资源不足的同时还存在着浪费。通过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扩张和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引导医生合理择业和民众合理就医。积极推动独立第三方检查检验中心,实现结果互认。配合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网络全科医生注册制,将网络全科医生的网络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使网络服务合法化和职业化。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原文标题:廖新波:公立医院应该突出公益性
原文链接:http://news.39.net/mtpl/150505/461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