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夜班护士独自照顾40名甚至60名患者,即使在很多三甲医院,这样的场景也并不罕见。当呼叫铃声在病房楼道内此起彼伏,“护士为啥还不来”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护士短缺的现实带给我们更沉重的思考——我国“床护比”国家标准诞生已有37年,至今总体上仍未达标,护士群体仍未走出工作繁重、收入偏低、职业认同感差的尴尬。
1978年原卫生部出台规定,医疗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0.4,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护士条例》再次明确这一标准,37年过去了,这仍然只是一个难以落实的“参考标准”。当年规定床护比不得低于1:0.4之时,这个比例并非多么超前的指标。当时的考虑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该标准很快就能落实到位,孰料床护比至今仍未达标,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尴尬。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医保筹资标准提高以及部分疾病多发,医院“一床难求”矛盾日渐突出,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不少一线护士脱下“燕尾帽”或表现出较强离职倾向,护士成为离职高发人群。两方面趋势作用之下,床护比不但难以迅速提高,反而面临着持续降低的危险。
一线护士离职倾向加重,医院护理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后果令人担忧,表现在医患关系(包括护患关系)上,其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患者住院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医生对诊断病情、作出医疗决策起主导作用,护士则在更多时间和环节与患者打交道,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职业操守乃至性格特点,都影响着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也影响着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受和评价。床护比偏低使护士长期疲于奔命,离职倾向弥漫影响护士的工作状态,各地发生的伤医案件中,护士往往也成为直接受害者,这种状况若继续恶化下去,医患关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医院护理资源流失有增无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工作压力大,与正常收入不匹配,长期超负荷劳作,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均受很大影响;二是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通道狭窄,绝大多数护士终身都只能是普通护士;三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护理工作尊重不够,加之医患关系紧张,护士执业环境欠佳。但客观而言,这些情况在医生群体也不同程度存在,只是由于医疗系统有重“医”轻“护”倾向,有时护士比医生压力更大、晋升更难、委屈更多。
故此,缓解医院护理资源短缺的矛盾,需要与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步,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并实行医药分开、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为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医护人员获得体面薪酬待遇,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在此基础上,还须完善护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使公立医院能及时补充护理资源;改革职务任用和职称评定机制,拓宽护理人员行政职务通道和专业技术职务通道。
缓解医院护理资源短缺矛盾,争取床护比早日达标,还应在放宽社会办医准入、放开民营医院价格、做大医疗服务“蛋糕”上做文章。医改的一个基本方向是,公立医院立足于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非公益性医疗服务(包括一些高端、个性化医疗服务)主要由民营医院承担。随着民营医院逐渐发展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对护理人员包括高端护理人员的需求必然大量增加,并能为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值得期待的职业成长环境。
“国标”出台37年后,床护比仍未全面达标,这是对保障护士权益、改善医患关系的郑重警醒,也是对医改进度和成色的严峻拷问。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和医护人力资源市场双双做大做强,我国床护比基本达标才能无需再等很多年。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原文标题:“床护比”不达标拷问医改成色
原文链接:http://news.39.net/mtpl/150514/462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