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医药之声:建议“去中介 强基药”以降低药价

发布时间:2014-03-06   来源:39健康网 陈琼    
字号: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要“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买药贵,作为医疗领域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尽管改革不断,但药价依然“虚高”不下。在之前尝试调整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价失败后,基药制度如何改革,药价如何降低,依然是今年“两会”的大热门。

  新医改三年药价仍然高

  新医改启动迄今三年,尽管进入“深水区”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一定进展,但药价距离人们的期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实施药品零差率降低药价,在很多人看来,就像外科手术,只摘除导致药价高的外在,未触及内在病因。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谢红认为,药品价格虚高,与“以药养医”的体制有关。虽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但非基本药物却仍然存在加价销售的问题。

  “现在药品采购都是政府招标,挂网采购,中间环节却存在一些水分。”谢红说。据内部人士指出,有部分药企为了保证药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对组织投招标人员进行行贿,为了保证药品能够到了患者手中,对医院、医生进行行贿。

  究其原因,招标方式导致采购环节存在使价格虚高的漏洞。“定价机制存在很大问题,药品价格由厂家说了算,他们往往定价虚高,预留出各个环节的回扣空间。”谢红说。

  其次,医生不用基药。因基药价低,基层医生无法得到理想收费,导致拒绝医治或不用心医治的情况不少。“基本药物制度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基本药物却消失了,药企不供应了。”谢红说,由于政府统一投招标,很多药企为了竞争,把价格压到很低,但是真正中标后,由于利润太低,无法生产,有的就不供应了,但有的却降低成本,出现了一些造假行为,损害了患者利益。

  政协常委提案:采用电商采购药品“去中介化”

  去中介化,是当今世界各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基药制度中的药品采购也需要“去中介化”。在建立健全药械采购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将药品集中采购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药品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的直接交易。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

  南存辉认为,药价被抬高,是因为从采购、配送到监管的整个流程中,留下过多缺陷,成为腐败滋长的区域。如政府集中采购并选定配送企业配送药品,让中标药企不得不通过“二次公关”向医院促销;在药品流通过程中,还要经过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医药公司及医院多层流转,导致公关等企业运营成本将药价提高20%~30%;另外,这种模式也让政府监管职能依靠药企提供的资料,难以核实。

  在向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递交的《关于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整治药价虚高的提案》中,南存辉构建的药品流通体制除了采取电商采购药品减少渠道成本外,还有借鉴日本等国做法,仅制定药品在医院的最高零售价,允许医疗机构获得药品购销差价;建立定期调价制度,根据医疗机构、零售药店采购价等市场交易价格调整药品价格,合理引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价格预期;

  同时,政府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实现药品成本的公开透明,并在药品流通各个环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提高“违法成本”以避免类似行为发生。

  人大代表建议:出台强制性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规则

  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在医药界全国两会代表座谈会上建议,新版基药目录公布后无配套二三级医院基药配备比例细则,应尽快确定并落实各级医院基药使用比例。

  新版基药目录公布以来,二三级医院基药配备比例细则迟迟未出。胡季强以自己所在省份的数据做了说明:去年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院加起来,基药使用量不到20%。“这样的比例显然是不合理的。”

  根据今年1月卫计委下发的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比例征求意见稿,我国计划到十二五末,二级公立医院的基药使用金额占比要达到40%~50%,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则需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也需要实现25%~30%占比。目前的情况距离规划目标线,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原标题:两会医药之声:建议“去中介 强基药”以降低药价

  文章链接:http://drug.39.net/a/140305/4349131.html

  稿源: 39健康网陈琼

图说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