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长多数情况下是父亲。一般说来,男性在沟通和情感交流上本就不擅长,在与孩子分开,或每周只见一次面的情况下,恐怕就更不能很好地与孩子交流了,尤其是在离婚后孩子通常会有很强烈的情绪。孩子是不愿意父母离婚的,当他们面对人生的巨大变化而又无能为力时,会更加期待父母能够做些什么,以保证家庭的完整。
孩子对离去的父亲的情绪
离去的父亲无形中成了“主动犯罪者”、抛弃者,至少是放弃的人。因此孩子会对父亲非常失望,由失望而生怨恨,由怨恨而生愤怒,由愤怒而产生种种攻击的、报复的言行。有的孩子即便对父亲仍有爱或好感,但他不愿,也不敢表达出来。一方面是他不知道表达是否合适,是否会违背了母亲的意愿,他与母亲天天相处,必须顺从和依赖母亲;另一方面他不敢表达,因为他摸不清父亲的情况,如果表达出来遇到的是拒绝,甚至嘲笑,那么他对父亲的爱有多深,他受到的伤害就有多深。此外其他因素,例如亲友、邻居的议论,他人的同情或歧视,都会让孩子形成对父亲的偏见和情绪。有的孩子直接表达出这些情绪,有的孩子用冷漠来应对,但是在冷漠的外表下,其内心的煎熬,大大超出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尽管父母已经离婚,但是孩子知道,父亲是自己最亲密的人之一,对他发脾气比对母亲发脾气要更安全,因为得罪母亲的后果是孩子不敢想象的。而对已经离开,见面次数极少的父亲,孩子积聚下来的情感很有可能会爆发。
“我不管了”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亲最简单的办法是“我不管了,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要钱给钱,要我干活我来干活。你们提的要求,我都接受,我都答应,但要我主动去做些什么,对不起,因为你们的态度不好(或因为你们并不欢迎我),我做不了”。
这个办法能很好地减少自己的负罪感,为自己躲避责任找到最好的解释和借口,但给孩子带来的却是最不好的影响。不仅感情的疏离和误解很难再有机会弥补和澄清,就连父子或父女关系也无法维系了。因为这种态度是彻底的放弃。争吵、怨恨、愤怒……无论多么恶劣,家长与孩子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不管了”是放弃、是切断联系。联系虽然被切断,但家长仍然是家长。这样的家长是不负责的权威。
如果条件不好或者别人不配合,那就不做事了,放弃。因此,他的伙伴角色是冷漠、被动、抱怨的,对孩子的关心即便有也传达不到孩子那里。
向导反而成了误导,榜样成了反面典型。可悲的是,孩子长大后反而有可能越来越像父亲——冷漠、放弃、被动、抱怨。虽然父亲自己的本意未必是这样,他也并不想表现成这样。
离家的父亲应该做的
“我不管了”这个办法行不通,只能硬起头皮,打起精神,主动去做些什么。
作为权威,不能以自己不常见面、不了解情况而放弃这个责任,更不能因可怜、同情孩子,或对孩子负疚而不再说话。孩子行为不对时、孩子没有完成要求时,必须指出来,并要求孩子改正。例如,孩子对你态度不好,不够礼貌,不行!孩子对爸爸有什么不满、有什么期待,双方可以好好谈,但作为孩子,态度要端正,对长辈要有礼貌。孩子的学习成绩,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不要担心孩子说“妈妈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要被孩子的“你管不着”这样的话击退。你对孩子各方面行为的监督和要求至少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关注着你,我非常在乎你。
作为伙伴,而不是陪伴,不是每周一次或每月、每年与孩子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一起度过就完事了。我见过有的家长有下面这些方式:
带孩子出去玩,去游乐场或采摘,然后买东西,大吃一顿;
陪着孩子,孩子在兴趣班或玩自己的,家长在一边看书、发短信、玩IPAD、看电视;
听孩子的,你说干吗就干吗,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些事情不是不可以做,但并不是孩子最期待的。作为伙伴,家长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与孩子的互相接纳。虽然对孩子的爱并没有变,但家庭形式改变了,与孩子的交往和沟通模式也变了,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才是最恰当、最顺畅的呢?更何况,双方都疑虑重重,不知道对方是否还爱自己。尤其是孩子,此时敏感而脆弱,经不起再次的情感伤害。他对父亲表现出来的冷酷、恼怒或纠缠,是试探,更是自我保护;是求证,更是寻找着让自己心安的借口与解释。遗憾的是,孩子不可能知道,父亲对孩子也在试探、也在求证,同时,父亲也需要保护。
作为向导,因为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对生活细节和具体行为掌握得不多,在权威方面未必能有太多的介入,因此,在向导层面要花更多的心思。务虚多于务实,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意义、自己的经验、他人的教训、对未来的向往和计划,都可以与孩子交流。家长的眼光有多远,家长的胸襟有多宽,极大地影响着孩子对目前处境的观感和对未来的态度。父母离婚对孩子的现在确实带来了负面的变化和影响,因此,家长补救的措施就是给孩子展示一个充满希望的、乐观的未来,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对错和当下的补偿。
最后,作为榜样,虽然未能与孩子朝夕相处,你的影响仍然存在。不仅另一家长和亲友会或明或暗地让孩子知道他如何地或哪个地方像他的爸爸,甚至一模一样,孩子自己脑海中形成的那个父亲模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孩子脑海中的父亲与现实中的父亲总是有偏差的,因为孩子有自己的视角、侧重点和理解。但是,父亲提供了什么样的资料、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更加重要。你如何应对困难和问题,你如何去过自己的生活取决于你,也影响着孩子。
给离婚又离家的单亲家长的建议
不要过度同情、可怜孩子
没错,孩子是很不幸,遇到了离婚的父母。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不幸,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不幸。过度的同情和可怜会造成孩子的自怜自艾,会让孩子总是觉得我是倒霉的,我应该被同情,因此我应该有特殊的待遇。而当他变得弱小、可怜,又确实得到了别人的同情和照顾,长此以往,他的情感关系处理会变得被动、被迫。长大后,他会变成人群中的“软柿子”,被别人的欺负和进攻。因为在成人的世界,固然弱小能得到同情,但弱小同时也会遭到打击和淘汰。
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负罪感
在离婚这个特殊的错误中(我姑且说这是一个错误。有的时候,有些处境下,离婚也许是最不错的选择和解决方案),犯错的人绝对不止一个。对孩子坦承自己的错误或过失以及自己的责任所在,就够了。孩子因为父母离婚而烦恼悲观,很可怜,也确实是父母的行为引起的,但是,孩子也可以选择不必那么烦恼和悲观。父母为婚姻失败负责,为婚姻失败给孩子带来的负面的变化和影响负责,但不必为孩子的所有误解、偏见和偏激的反应负全责。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8 岁的时候父母离婚。父亲对她一直内疚至极,面对她的种种闹、作和羞辱,都忍了,期待着自己的真心和苦心能被女儿最终理解。女儿25 岁的时候,在拼命帮助完成了女儿私下定为“报复性”的一个项目后,女儿终于认识到,自己多年来对不起父亲,误解了父亲。接下来的呢,不是父女抱头痛哭、言归于好,而是女儿的极度自责和对母亲的攻击。因为自己多年来对父亲的误解要有一个认罪的负责人,这个人就是母亲。更糟的是女儿17 年来,无论是对老师、同学和朋友,还是对男友、丈夫、亲戚,交往时都秉持一个原则:此人是爱我还是害我?此人如何如何地有错,如何如何地不对,自己是如何地好,而他人都如何地坏!这位父亲其实不必因离婚而对女儿有太多的负罪感,但是对女儿后来性格的扭曲和情绪、行为的极端,倒应该负纵容和鼓励的责任!
不断地向孩子显示和保证你对他的爱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担心父母离婚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越容易担心离开的家长从此抛弃自己,对自己只是敷衍。这是孩子最主要的担心。所以,家长主要应从以下这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定孩子不是离婚的原因。离婚是因为父母有很多理念不同。所以一方面父亲作为权威仍然会对你的行为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无论你学习成绩好还是坏,无论你表现如何,我们的关系是不变的。
其次,父亲离开家庭是不得已的,不是对孩子的抛弃。这一点要不断地向孩子确认。至于爱的基础——尊重、信任和耐心,以及爱的内容——欣赏、鼓励、接纳、原谅、宽容,等等,可以参看第三章的内容。
爱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变
要让孩子明白并分清你对孩子的情感和对另一个家长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分清你现在对孩子和另一家长的情感与之前也不一样了,内容上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很多家长不敢面对这个不同,徒劳地向孩子重复地说:“爸爸对你的爱是一样的,爸爸还会像从前那样爱你。”说这话的动机肯定是善意的,即便家长自己意识到这不是真相,也宁愿以善意的谎言自欺欺人。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欺骗。至于欺骗的动机和目的,孩子很有可能想得过于偏颇,甚至故意往坏处想。与其让孩子误解,不如自己主动去澄清。时过境迁,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动,爱虽然没变,但爱的表达方式在变。
本文选自《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文章来源:搜狐健康
原文标题:给离婚不带孩子的家长
原文链接:http://health.sohu.com/20150204/n4086147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