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疾控中心公布了2013年度徐州市死因监测报告初步结果,循环系统疾病为徐州市首要死亡原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中,以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中最多,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90%以上。当然,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有一定差异,1-44岁的首要死亡原因是损伤和中毒,15-24岁组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3倍。
死亡人数过半因循环系统疾病
据全市死因监测报告初步统计,2013年徐州市共登记报告户籍居民死亡病例59928人,徐州市户籍居民死亡率为600.32/10万。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依次为301.44/10万、114.76/10万、79.50/10万、52.08/10万、14.29/10万,死于循环系统疾病者占总死亡人数的50.21%,肿瘤占总死亡人数的19.12%,前五位死因累计占总死亡数的93.62%。
第六位至十位死因依次为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第六位死亡原因(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为11.95/10万,第七位至第十位死因的死亡率均在10/10万以下。
1-44岁的首要死因是损伤和中毒
从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有一定差异。1-44岁的首要死亡原因是损伤和中毒,45岁及以上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
具体讲,1-4岁组第二至第五位死因依次为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肿瘤。5-14岁组第二、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肿瘤、神经系统疾病,15-19岁组、25-34岁组、40-44岁组第二、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40-64岁组第二、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65-79岁组第二、三、四位死亡原因依次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80岁及以上人群第二、三、四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
15-24岁男性死亡率是女性3倍
总体上,全市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15岁-69岁组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均为女性的2倍及以上;15-24岁组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3倍及以上。
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大致呈“V”字形分布,全市0岁组死亡率较高,为435.57/10万,之后开始明显下降,至10-14岁组最低,为17.62/10万,15岁以后死亡率逐渐上升,至40-44岁组死亡率为139.66/10万,至55-59岁组死亡率上升至532.93/10万,85岁及以上年龄死亡率最高,达15574.00/10万。60岁及以上年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0.65%。
前十位死因排序变化不大
市疾病控制专家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市前十位死因排序基本没有太大变化,2010年的死因前三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2011年的死因前三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2012年的死因前三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2013年度死因报告显示,在肿瘤中不论男女,肺癌的比率比较大,同时还有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女性的乳腺癌也应引起注意。
损伤和中毒死亡原因中,交通事故居首位,然后是自杀、意外中毒、淹死、意外事故、意外跌落等。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家建议,想要防治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应该从自身入手,从日常生活入手,比如平衡膳食结构,饮食上尽量少油、少盐,倡导禁烟限酒、适量运动等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并提高早防、早诊、早治的健康意识。
何为循环系统疾病?
徐医附院心内科主任王志荣说,仅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循环系统疾病应该包括了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机构的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尤其在内科疾病中所占比重甚大,以心脏病最多见。
王主任说,不久前,我市曾对18岁以上人群进行过一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发现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1.68%,其中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6%。“全国平均值18.8%到20%,我市略高于全国,这和居民喜食咸辣的饮食习惯有关。”王主任说,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还会使得人们更容易患中风和冠状动脉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王主任说,高血压病以及由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循环系统疾病已成为重要死因,市民要高度重视高血压对健康的影响,积极行动,防治高血压。
原标题:心脑血管病成徐州人首要死因
文章链接:http://www.cnxz.com.cn/newscenter/2014/2014042291734.shtml
稿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