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禁毒日,世界各地会以各种形式警醒人们毒品带来的危害,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昨天和前天,本报(南京日报)记者走进我市(南京)两大美沙酮门诊,关注这样一群人:他们曾深受毒品危害,如今正努力摆脱,他们坚持每天到美沙酮门诊“喝一杯”……
最大的门诊每天500人
喝掉的美沙酮量相当于100听可乐
昨天上午,持续的大雨未能阻止沈新(化名)出门。8点刚过,他从江宁东山坐上公交,再转车至秦淮区朝天宫卫生服务中心时已经9:30,开处方、交上10元钱,就径直走到“喝美沙酮”发药窗口,护士将橙色的液体倒至透明的一次性杯子中递给他,和过去的每天一样,沈新依旧是40毫升的量,咕咚一口就喝了下去,然后又用一边准备好的漱口水漱口,与工作人员说一声“谢谢”扭头就走了。
今年34岁的沈新,在2006年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美沙酮门诊开诊的第一天就报到了,8年来,风雨无阻,天天报到。
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美沙酮门诊主任许关怡告诉记者,开诊以来,该中心“档案记录”治疗人员共有1457人,像沈新这样从开诊第一天坚持到现在的有好几十个。
1457名治疗人员中,1/4已经成功戒瘾,但有一部分喝着喝着就不来了。目前每天到门诊进行维持治疗的有500人,他们每天要喝掉3万毫升美沙酮,这个量相当于100听可乐。门诊会根据尿液、身体状况等各项检测不断调整他们的剂量,剂量最大的一天要喝200毫升,最小的隔天喝2毫升。
位于城东南的市职业病防治院的美沙酮门诊,主要针对鼓楼、玄武、原下关三区的“瘾君子”进行维持治疗,每天约200人来这里喝上一杯,消耗掉的美沙酮约1.3万毫升。
门诊时常有“喜蛋”分享
最小的“美沙酮宝宝”刚出生4天
“瘾君子”难以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关心,会变得异常敏感、容易激动。在美沙酮门诊,不少治疗者动不动就会对医护人员“恶语相加”。可在市职业病防治院的美沙酮门诊,时常上演温馨感人的画面。
前天上午,记者刚进门诊时,吴锐(化名)正开心地和护士长陶小超聊天,原来,他当爸爸了,儿子在6月22日顺利诞生。
吴锐是80后,在18岁时陷入了毒品泥潭,家中的积蓄基本被他败光,还先后坐了8年牢。
2009年,吴锐幡然醒悟,走进了美沙酮门诊,治疗一段时间后,健康帅气的模样又回来了。在银行办事时他邂逅了现在的妻子,两人在去年5月走进婚姻殿堂,并有了可爱的儿子。“儿子出生了,更觉责任重大,希望不久的将来,我连美沙酮也不用喝了。”吴锐说。
陶小超告诉记者,宝宝在孕育过程中,父母有一方是服用美沙酮的,被称为“美沙酮宝宝”。吴锐的宝宝是该门诊最小的“美沙酮宝宝”,2006年开诊至今,这里已迎来12个“美沙酮宝宝”,宝宝们都很健康漂亮。
而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年已迎来35个“美沙酮宝宝”,其中20个左右是妈妈在服用美沙酮期间生下的。
南京市二院妇产科专家韩国荣表示,虽然世界医学研究认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婴儿发展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极低,但目前其他地区已有不健康的宝宝诞生,宝宝出生后会出现“犯瘾”等症状。从优生优育角度而言,夫妻一方如果有一个服用美沙酮药物,最好在停药三个月后怀孕;如果服药期间宝宝来了,在宝宝出生后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虽然目前看来这些宝宝没有结构性的缺陷,但有没有功能性的缺陷须密切观察。”
治疗者最渴望
有家庭有工作
吴锐溢于言表的喜悦让高同(化名)“内心更受伤”,“只要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宝宝,我就会想象自己当爹的那一天。但我没有工作,谁愿意嫁给我呢?”高同甚为无奈地告诉记者,他曾试图去找过工作,但没有单位愿意接受他,“我有过吸毒史,还染上了丙肝。”如今,高同吃着低保,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市职防院美沙酮门诊主任耿光伟表示,由于社会的接纳度还不够,八成以上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都没有工作,“其实用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他们就和正常人一样,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耿光伟说,赚不到钱、组建不了家庭,很多戒掉毒瘾的人又自暴自弃走上了歪路。
【链接】
美沙酮替代疗法
这是目前很多国家采用的戒毒方法,美沙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可以有效控制海洛因毒瘾,副作用很小,只要坚持服用美沙酮,就能逐步恢复和改善病人的个人功能。由于美沙酮是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患者每天需要到门诊并当着医务人员的面服下。
本报记者 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 杨智勇 夏青
原标题:“瘾君子”日喝43升美沙酮 8年出生47个“美沙酮宝宝”
文章链接:http://news.longhoo.net/nj/njxw/content/2014-06/26/content_11326010.htm
稿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