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越分越细 专家教你如何避免看病走错门

发布时间:2014-07-04   来源:39健康网    
字号:

  (据杭州日报)杨先生,68岁,桐庐人。三年前,他手指突然麻木,之后逐渐加重,手指呈握拳状,撑不开,甚至还走不了路。这几年来,他到杭州、上海等大医院看过,在神经内科被诊断为运动性神经障碍,治疗无效。最近,已经“四肢瘫痪”的他到省立同德医院就诊,被告知是骨科病,做完手术,病好了。杨先生被误诊了三年,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四肢麻木被误诊了三年

  “一开始,还能撑着拐走几步,后来手指握成了拳头,拐杖也撑不了了。”杨先生回忆,当时去桐庐当地医院看,医生建议他住院。但住哪个科呢?骨科说他有糖尿病,应该先去内分泌科;内分泌科说,四肢麻木、乏力不是他们科室的病,治不了,去神经内科看;神经内科说,病情这么严重,还是去杭州、上海的大医院看吧。

  杨先生来到杭州某三甲医院,住进了神经内科,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被诊断为运动性神经障碍。但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病情并没好转。随后,杨先生又到上海求医,仍住进了神经内科,但仍不见效。

  对正规治疗失去信心的杨先生,开始寻求“土法”:自己做艾灸,麻木的小腿上烧出一个个疤痕;找过朋友推荐的“气功大师”,结果人家看他那几近瘫痪的样子,直接打发了。

  半个月前,杨先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俞雷钧副主任医师。医生诊断,杨先生患的是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的毛病。

  这三年来,看病“走错门”了。俞雷钧给他做了手术。昨天,记者在病房看到杨先生时,他的手指已经可以自由活动,能不用拐杖,下病床自己慢慢走了。

  “花了四五万冤枉钱,还吃了不少苦头。当初如果直接到骨科,早点治,病情也不至于如此严重。”杨先生女儿说。

  漏诊误诊,其实并不少见

  2009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5岁的妮卡·奇特温8岁起就被医生诊断为某种癌症,经过漫长的化疗及手术后,才发现是误诊,不仅耽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还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一事件,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误诊丑闻。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帕梅拉·茜因指出,现代医学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走错一个方向或错过一个路口,都会让治疗结果截然不同。医生治疗中的灵活性越大,可能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副主任陈晓红在调查分析了64万份文献误诊病历报告后,将误诊误治的原因归纳为16种:医生经验不足,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问诊与检查没有取得共识;医生没有选择最有力的检查项目;过分依赖或重视检查结果;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症状;医生的诊断思维方法有问题;疾病属国内罕见病、新病;并发症掩盖原发病;以罕见的症状反映疾病;病人主诉不确切,代诉病史不确切;病理诊断错误;病理切片不到位;多种疾病并存,漏掉主病;缺乏特异性诊断设备;对专家、权威盲从;病人故意隐瞒病情。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从杨先生的遭遇来看,不能不对“分科太细”进行反思。在上世纪60年代,一般医院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科室。但现在,随便一家三甲医院都有几十个科室。以骨科为例,已经细分到创伤骨科、脊柱骨科、关节骨科、骨肿瘤以及手外科等,精准到了一个系统、一个器官,而专科医生也只看所在科室负责的某一系统或是某一器官的疾病。

  怎样避免看病“走错门”

  疾病总是千变万化,所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罗列了几个容易看病“走错门”的病种:

  胃食管反流。主动就医率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被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些症状蒙骗了。该病主要症状是烧心和反酸,但其实也有其他症状,如咽喉不舒服、慢性咳嗽、哮喘,甚至是胸痛。

  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并可累及肾、呼吸、神经、消化、血液等多个系统。表现有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癫痫、软瘫、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慢性腹泻等。有统计称,70%的患者初诊时会选择口腔科、眼科、骨科、神经内科、肝病科、呼吸内科或肾病科等,仅30%的患者会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垂体瘤。病症表现多样,如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典型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发育、不育等,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未成年病人多为巨人症,成年以后多表现为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型垂体瘤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毳毛增多等。患者应该到神经外科,但通常首诊到内分泌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和男科等。

  为避免看病走弯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归纳出以下几步:

  一是看病前多从权威的书上和网上了解相关信息;

  二是先到社区医院首诊,到大医院看病时向导医人员询问;

  三是挂号时,可以先挂综合科室的号,如大内科、大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科等,并听从分诊人员的安排;

  四是若始终不见效,就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提醒其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科室的疾病,并尽可能多地为医生提供疾病症状和相关信息。

  原标题:医院科室越分越细 专家教你如何避免看病走错门

  文章链接:http://news.39.net/shwx/140704/4419935.html

  来源: 39健康网

图说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