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传染病医院5.12国际护士节举办系列活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聆听抗疫故事之一

发布时间:2020-05-15   来源: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字号:
  重症医学科 葛雪:
 
  2020年1月20日,我们多么希望时间就在那一刻停留,在那一刻静止,光阴也不要流动,这样就永远都不要经历这场劫难。
 
 
  当天我还像往常一样在科室看病人,中午的时候接到护士长的通知,说我们科室要准备收治新冠病人,当时的我们对新冠状肺炎疾病还不是太了解,只是早些时候听新闻的时候知道是新发的传染性疾病。我还想着应该又是像禽流感之类的传染性疾病吧,我们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收治这样的病人。所以也就没有太当回事。21日护士长带领我们忙着腾病房,申领各种必需物资,做年前科室风险排查工作。
 
  直到下午参加完院内培训。医院召集各部门紧急开会,就这次收治进行工作安排,大家才知道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那时我们才知道武汉已经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病例,对这个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也有了深深的担忧,才知道这次病毒和2013年的非典相似,但是传染性比非典厉害的多,要求按照最高级别防护收治。所有医护人员一旦进入隔离病房接触患者后都不能回家,出了隔离病房后还要隔离14天,确定没有感染后才可以回家。
 
  22号就是紧张的培训了,护理部和院感也早早的来科室查看准备情况,形式越来越严峻了。当天还要感谢大科彭护士长和习护士长帮我们做演练培训,一直到我们收治第一例隔离观察患者后才走。
 
  让我感动的是大家了解形式后知道这次病毒很危险,随时有感染的风险,但是当护士长通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退缩或者犹豫。
 
  科室刚结婚三个月的刘雪、李雨佳说:“我们没有孩子照顾,马上就可以进隔离病房”。
 
  年前刚入职的护士高艳和刚来轮转的王晓凡强烈要求加入。
 
  当天值班的是李培培和韩立华护士,培培赶紧给爱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还发烧的爱人自己回不去了,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
 
  年前就请好假准备23号下夜班回去看刚做完手术妈妈的韩立华也要求留下来,让爱人自己带孩子回去;
 
  等待结果的时候是煎熬的,那两天正好赶上了除夕夜,第一次全科室一起在一起过除夕,又赶上了韩立华的生日,虽然简单,却是我见过的最温馨的生日。没有烛光摇曳,没有家人陪伴,只有在手机照亮的瞬间,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大家说着,笑着,忘记了这时的忧愁,忘记了大家身上的重担,完全沉浸在这甜蜜的一刻。内心都是被温暖充满着。这场生日宴,这次年夜饭,大家永远会记得聚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26号我们开始收治确诊患者了,这意味着我们开始了隔离生活。科室唯一的单身护士李瑶,之前因为家中有事没有进隔离病房,这次她和护士长说:“我单身,没有家庭照顾,我马上来科室,当天已经没有回徐州的车了,瑶瑶就让爸爸开车把她送回了医院。
 
  本该晚上值班的护士王翠,因为我们值病房的同时还承担着发热门诊的工作,在来回的路上受凉感冒了,护士长这次想推迟让她进隔离病房,她说感冒吃点药就好了。我能坚持的,现在大家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我不进去,大家的工作量就增加了。
 
  隔离病房每一天是何其的相似,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又即将做了什么,不断重复的工作,不断相似的画面,穿着厚重的隔离服,带着眼罩面屏,当弯下腰清洁地上的垃圾时,当直起腰给病人挂输液袋时,伴随着阵阵眩晕感,呼出的热气直冲眼罩,世界模糊一片,每天都是靠感觉和病人的配合来完成各种护理工作,这些难题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时我们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做再多的活都行,赶紧让眼前的视线能明亮起来吧。随着病人的增加,重病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长每天不停的给我们打气,我们也不断的告诉自己,我们可以的,一定要坚持下来,同事、家人都等着我们呢。科室的知心大姐姐张莉也经常把大家组织起来聊天,给她们说开心的事情,在饭后组织大家跳操进行减压。
 
  我们一起忙忙碌碌,周而复始,日子就这样缓缓流淌过,我们共同忘记了家人,忘记了孩子,眼里、手里都是工作。睁开眼睛,想想今天的班次,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还有哪些工作没有交接到位,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与我们无关。直到一通电话打破了这种忘我的气氛。02-04日凌晨三点多韩立华从病房出来,接到家里老人去世的消息,本来害怕孩子难过想安慰他,可发现眼泪不停的往下流,还不如一个孩子坚强。我们见过了无数的生死,却没有经历过自己家老人去世所带来的悲伤。护士长想让她早点出去隔离和家人团聚,她摇摇头说:“这里更需要我”。柔弱的肩膀上,扛起了重于泰山的工作,左手拿起了责任,右手放下了家人。
 
  2月5日的深夜是这次抗疫最难忘,也最惊心动魄的一天,科室一位危重患者夜间病情发生变化,患者因为年龄大,体态偏胖,气管插管很困难,而且血氧饱和度在逐步下降,每一次试图插管时,老人的血氧饱和度都降到极其低,王翠和周秋就不停的捏着气囊,输送着纯氧,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稍有回升时朱主任就借机插管,但是每一次都不成功。护士的手已经持续了很久,手酸的已经没有了力气,捏不动气囊的时候,医生董楚接了过来,持续着这一动作。四个人围着这位患者忙碌着,氧气持续的输送着,朱主任再一次尝试着插管,因为情况很紧急,防护面罩的雾气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插管视线,他突然一把把防护面屏拿了下来,继续沉稳的工作着。因为忙碌,因为捏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气囊,护士的手早就被汗液浸泡的手指感觉迟钝,为了更精确的操作,王翠迅速的脱了层防护手套,把插入的导管先小心翼翼的抽出导丝,打气囊,固定导管,准确无误的让纯氧输入了患者的体内,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一点点的上升着,大家的努力有了成效。
 
  后来这位患者在第二梯队所有医护人员的照顾下顺利脱机、拔管、康复出院。这也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
 
  在知道我们重症患者多,重症专业医护人员不足的时候,感谢市里及时给我们伸出了援手,当天晚上就派了四院的金多老师到我们医院给予支持。第二天所有支援人员都到位了,全市5家医院,共派出医护人员24人,真心感谢这些老师在抗议一线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第一批重症监护室工作交接后经过隔离修养,短暂的休息后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又接过了第二梯队的工作再次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进行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几天后,危重患者全部出院后我们再次接过普通隔离病房的工作。直到病人基本全部清空我们才撤离。
 
  在抗疫期间要感谢院里领导集全院的力量保障我们隔离病区的工作和生活的所有需要,感谢我们外面的同事们一直关心我们,给我们送水果,送生活用品。因为有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知道在抗击疫情面前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
 
  还有我一起抗疫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共同工作,共同生活,早就不分彼此,这种集体、封闭的生活,早就混淆了同事的关系,我们是一个整体,是一家人,每个人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兄弟姐妹,这种感情极其稀有,这种亲情弥足珍贵。
×